- 撰文:Adam
- 車輛提供:2012 YZF-R1(Jerry)/2010 YZF R1(昌)
- 車輛測試:張煒安
- 協力:彭耀明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1-12-16
基本資料規格表
有關新車的資料,本誌不久前已作詳細介紹,有興趣可以按入以下圖片進入觀看,接下來是張煒安試駕Yamaha YZF-R1的內文。
張煒安對2台Yamaha YZF-R1的看法 張煒安自白:去年參戰澳門格蘭披治大賽的戰車是04 Yamaha YZF-R1,相比今次駕駛的2012版,在各方面都有顯著的提升,這是無容置疑。以往,在試車前鮮有了解車輛的資訊,可是今次不同,為了隆重其事,在製作今次的特輯前,認真找尋新款R1的資料及閱讀多份外國媒體試車報告。
據講今代R1的重點是加入TC(Traction Control),即是說繼Kawasaki ZX-10R後,第二台擁有該電子科技的日本Superbike。雖然在賽道上馳騁了一段時間,但遺憾是從未體驗TC的優點,可是據認識的外國車手講這些新科技在賽道上可縮減1-2秒的圈速優勢(視乎賽道長度)。但是在街道上,我對這種電子科技的實用性有所保留,盡管看過一本外國雜誌在街道上進行詳細及計時測試,並且提供具有說服力的數據,但採用跟賽道相同的測試方式,即是說大油門出彎,用強勁馬力刻意使尾胎打滑,然後逐一測試那種TC的設定可以防止打滑。
試問有多少人在街道上用盡線位,並且毫無保留地大開油門出彎,因為喜歡「磨包」的騎仕,大都是比正常稍高少少的速度享受攻彎的過程,再者大多數意外都是太快車速引致,跟尾胎打滑無關,可以說TC在街道上的用途遠不及在賽道上。就算TC可以提升安全性及加強騎仕過彎的信心,但車廠絕不保證百份百的零意外,否則會惹來無數訴訟。
盡管先前已試駕擁有TC的BMW S1000R及今次的R1,並非無興趣測試該系統的用處,只是客觀條件並不容許。說了等於沒說?是的,如果有人願意承擔所有開支,我們絕對有能力測試。
說回今次試駕的R1,嚴格來說2012是加入先進科技的Facelift版,再者今次試駕的兩台車有不同程度的升級,固此不能視為原裝車看待。先講這兩代車的座姿,可以說沒有明顯分別,相比其他1公升Superbike,她的俯伏程度較畢直,並且十分街車化,所以較舒適。但由於車身比較龐大,油缸較長,對我的身型來說,握軑時從軑把至油缸有較長的距離感,因此壓彎時手臂需要一點遷就,我想這種擁有較寬趟的乘座感,擁有5呎8吋以上的騎仕應該比較適合。
馬力輸出
至於使用原裝頭、尾牙的2012版R1,雖然低扭輸出相對「柔」,但油門敏感度較低,反而操控上較容易及「就手」,我個人認為較適合初接觸Superbike的騎仕駕駛。之前聽不少朋友說開擁有十字曲軸的R1,在剎車降檔後產生的Engine Brake十分輕微,極有當年2衝車的收車感覺。今次試駕,真是聞名不如見面,同時讓我體驗4衝急速降檔後仍有「狂飆」的空轉感覺。
還有那台無可挑剔的直4引擎如何線性的加速力無須多講,但深沉厚實的排氣管聲跟V4十分相似,估計只有2-3個Key差別,與傳統直4排氣聲有天淵之別的差距,非常特別。
至於馬力模式選擇(D-Mode),正如2010版車主昌所言,鮮有使用標準(STD)及最小馬力A模式,著車後第一時間轉用最大馬力輸出的B模式,所以對於STD及B這兩個加速反應的印像非常模糊,他更說寄望下一代的R1著車後自動設定在最大馬力輸出模式,無須每次「按來按去」,因為玩這種大排電單車的騎仕,都是追求強勁的加速力。
我也同意昌的說法,曾短暫轉玩這兩個為雨天及新手適應的模式,前者接近600加速反應,後者低扭唔算強,要求較高轉數才有強勁的加速力,可以說是介乎A及B模式之間。
彎向性能
相反,頭、尾避震使用原裝設定的2012版R1,對我來說可以照顧日常使用的需要,即使過彎時遇上不平的路面或直路加減速時,吸震性能及承托力較有質感,可是用她作激走則另計。正如之前所講,R1車身較闊大,過彎時需要身體作配合,但整體而這,R1仍然是一台十分容易駕駛的Superbike。
至於掣動,聽2012 R1車主Jerry說原裝前剎車系統不算強,所以取車後立即改用Brembo放射式卡鉗,除了加強剎車能外,其次是加強美觀。毫無疑問,改用大口徑直泵及Brembo放射式卡鉗後的R1,只要輕輕一扣,掣動力漸進地將高速行駛的R1慢慢減速,這是原裝剎車系統無法比媲。
|
會員感想分享
期待下一篇報告!
是次全頼車主jerry、阿昌、試車的張煒安及朋友GORDON的支持~~~
才可完全極具觀賞價值的題材~~~在此再三多謝各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