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Adam
- 車輛測試:Simon Tam
- 協力:Robert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2-02-06
基本資料規格表
鋁合金雙翼樑車架-源自1982 Yamaha YZR500(OW61) "DeltaBox" 在「車架」Part 1特輯中,本誌已詳細介紹雙搖籃式車架的由來,而「車架」的Part 2部份,主力介紹現時高性能電單車使用的鋁合金車架的演變過程。
70年代,GP500(Motogp前身)已成為日本2衝車天下,而傳統的雙搖籃式車架已無法抵受不斷飆升的馬力,要是使用更粗壯鋼管或不斷補強車架提高剛性,只會增加戰車重量。為了能夠在剛性與重量之間取得平衡,鋁合金取代鋼材成為跑車車架主要製造物料。而率先採用鋁製車架的是本田車隊。
本田由成立至今一直崇尚4衝程主義,1979年,本田藉著全新的NR 500重返GP 500賽事,而戰車最矚目是使用4衝橢圓形活塞的32汽門引擎。
因為本田認為利用模彷V8(32氣門)引擎,可以擊敗所向披靡的Yamaha二衝YZR500戰車,除此之外,NR 500更是首台用上鋁合金製的半單體式(Semi-Monocoque)車架的戰車(概念來自汽車的車架)。
論創意,NR500無懈可擊,可是戰車的馬力遠不及2衝跑車,再者引擎的穩定性低。經過三年的苦戰,NR 500最終敵不過二衝的威力而退下火線,本田迫於無耐研發出二衝的NS 500出戰。
至於Yamaha,在1980 GP 500賽事中,YZR 500 (OW48R)改用配上雙搖籃式方型鋁合金車架的參戰,車手正是Kenny Robert。Yamaha為了掩人耳目,將車架塗上黑色,可是從舊款圓形鋼管車架演變為方形後(正方形可承受更大的扭力)過於明顯,因此成為模仿對象。
可是Yamaha使用鋁製車架初遇上不少問題,這是由於車架過於纖幼及太輕,導致車架「柔軟度」大增,使戰車在高速時產生搖擺,其中一次車速高達241km/h時,劇烈的震盪引致輪胎漏氣,迫使Kenny Robert退出比賽。
另一個是Yamaha無法逃避是車架斷裂的問題,最終解決方法將只有2mm厚的鋁合金車架增加至3mm,並且在主要受力部位補強,這是令Kenny Robert為Yamaha創下GP500三連冠原因之一。
經過反覆測試,Yamaha掌握了飛機鋁製的車架有助偷輕,其後更創造了引以為傲的Deltabox車架,更奠定現今鋁合金雙翼樑車架的基礎。
Yamaha鋁合金DELTABOX車架的演變
Honda的鋁合金車架演變
市販車車架演變簡介
甚麼是CF鋁合金車架? 首次採用的車輛是Yamaha MT-01,她是利用高壓將燒熔後的鋁注入模具內迫走空氣,從而提升密度提升剛性,因此車架無須進行燒焊接駁。
|
會員感想分享
http://www.moto-one.com.hk/Products.php?id=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