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試車:Adam
 - 協力:Ducati HK
 - 部份相片提供:DUCATI
 - 攝影:Adam
 - 上載日期:2015-02-16
 
基本資料規格表
| 
 
 
 
 
 
 
 大概是DUCATI的賽車形象太深入民心,她的徽章也是很Racing的鮮紅色,以致很多人看到檸檬黃的SCRAMBLER後,也說不像DUCATI的賽車藝術。但事實是,DUCATI在1962製造的SCRAMBLER就是這個模樣,配上這個顏色,既然每個時代都有人喜歡「懷舊」,所以復古車向來不愁沒有出路,但對生產高性能車輛的DUCATI來說,要把沒有賽車DNA的舊作復興,並起用剛畢業的設計師-Julien Clement擔任重新包裝工作,可謂大膽嘗試。花了超過三年時間,現代版SCRAMBLER才完成,於新車即將推出市場前,DUCATI邀請了全球媒體來到泰國清邁,在警察開路下率先感受無拘無束的駕駛樂趣。 
 今次試車總共三天,第一天晚上是全線SCRAMBLER發佈會,DUCATI亞洲區所有高層均有出席,車輛設計師Julien Clement更即席揮毫繪畫設計草圖及分享設計過程的點滴。第二天是試駕日,由酒店出發環繞當地國家公園一週,全程約170km,道路的闊度跟西沙相約,但以直路為主,鮮有一二波的手臂彎或瞎彎,DUCATI在晚上安排了沙灘派對,還有美食、美酒及樂隊現場演奏,第三日乘座專車至機場返港。整個活動的悉心安排,貫徹SCRAMBLER追求歡樂、自由、正面想法.....的宗旨,讓參加活動的朋友盡情地在樂土上享受。 
 正如之前所講,SCRAMBLER不論是配色及車身設計,有別近代DUCATI的風格,根據官方講法,已將SCRAMBLER視為新牌子看待,除了車輛外,廠方也請來師計師Claudio De Angeli,炮製了一系列專為SCRAMBLER而設的服飾、頭盔及配件。事實上整個SCRAMBLER系列共有四款車,包括安排給傳媒駕駛的檸檬黃Icon、Urban Enduro(都市耐力爬雞)、Full Throttle(大開油門)及Classic(古典),每款車均是配上相同的803cc風冷四衝程L2 Desmodromic 4汽閥引擎及鋼管車架,但車身細節及排氣管略有不同。 
 
 
 ●整個DUCATI SCRAMBLER系列共有4款,分別是Icon、Full Throttle(大開油門)、Urban Enduro(都市耐力爬雞)及Classic(古典),今次前往泰國試駕的是檸檬黃的Icon。 
 
 ●美國歷來是全球最大電單車市場,1962年第一代SCRAMBLER是專攻美國市場,1968年才在歐洲推出,1971年分別推出50、100及125版本,1975年停產。編者在酒店收看官方的影像,訪問了當年設計師說當年全球只有10%馬路是柏油路,因此設計一款闊軑把舒適的多用途車種。 
 
 ●廠方將1975年停產的SCRAMBLER與2015版相比,車輛同樣是反影當代騎士的價值觀及需要。 
 ●配上半街半波籮胎的DUCATI SCRAMBLER,沿用初代的車身線條,但配上現代科技,並仿效第一代1962 SCRAMBLER的多用途功能。 
 
 
 
 ●第一代SCRAMBLER屬於多用途車種,攀山涉水無任觀迎,第一代車輛的廣告主角是DUCATI的試車手Franco,女主角是專業模特兒Elvira,廠方也製作了兩位主角穿越70年代至現代的泥膠人卡通片宣傳新一代SCRAMBLER。 
 
 ●新款SCRAMBLER的LED車頭邊燈成為了車輛廣告宣傳的徽章,並且將之成為車輛的價值觀-無拘無束享受駕駛樂趣。 
 ●別緻SCRAMBLER的LED車頭邊燈。 
 
 ●由開始至今,DUCATI利用黃色貨櫃代表SCRAMBLER,原因是車輛還未正式曝光前,就是讓車迷率先進入黃色貨櫃內欣賞SCRAMBLER真面目,很有神秘感,而所有看過真車後的車迷也帶著微笑及歡欣離開,故廠方稱之為The Land of Joy(樂土),自此廠方將該概念帶到全球宣傳SCRAMBLER。 
 
 ●廠方還設計了一系列SCRAMBLER至潮服飾,包括風褸、頭盔、皮帶、手套、手錶及皮鞋等等。 
 老實說,編者沒有太多駕駛DUCATI的經驗,多年前只駕駛過DUCATI Hypermotard 796,雖然此車的易駕度及舒適性不俗,但較高車身未必人人受落,畢竟兩款車風格各異,拿來比較有點不對,可是SCRAMBLER的引擎卻來自Hypermotard 796,但經過改良的。不過論SCRAMBLER Icon的整體操控及舒適度更勝Hypermotard 796,低矮座姿、引擎在低扭時發出的少量跑馬仔震盪、充足的低扭、闊軚把、跟一般中量級綿羊相約的186kg濕重,就算只有一般推車技術的編者也能應付,相信一般新手也適合駕駛。 
 過去DUCATI的L2引擎雖然高轉好爽,但低扭跳馬仔震盪及超牛的扭力輸出予人難以操控的感覺,近年DUCATI千方百計透過科技改善各款車輛的易駕度,例如首次出現在2010 Ducati Multistrada 1200S的Testastretta 11°引擎,就是藉著縮短生、死氣門(哇佬)同時打開的時間,英文所謂Overlap來提升低、中及高轉順滑度,而最新鮮的科技是DUCATI搖臂式電子可變正時控制系統。 
 正如前述SCRAMBLER的L2引擎來Hypermotard 796,經改良後並在盤頂加入11°設計,低扭易控度明顯較Hypermotard 796佳,最明顯當窄路U-Turn調頭時,吊著離合器引擎也很順暢,一或二檔轉入手臂彎時的跳馬仔震盪也很少,油門未致於敏感至前仆後仰,操控容易多了。因此在一眾傳媒出發享受170km遊車河前,亞洲區市場總監David James也在簡報會上著我們享受線性馬力輸出。編者的身高5呎6吋,騎上車輛後雙腳可完全著地,L2引擎優點之一是讓車輛有纖巧身軀,而SCRAMBLER的軑把闊度及距離有點像Chopper車,座墊雖然不算軟,但腳踏的高度也很適中,開了幾個小時車也沒有明顯腰酸背痛,唯一是復古車不流行採用風鏡,還有當日載著西瓜皮配眼罩的頭盔,要硬食迎面氣流在所難免,但整體座姿很適合香港的環境乘座。 
 過去DUCATI採用像健身器材的離合器,近年則有明顯改善,SCRAMBLER的離合器很易掌握,軟硬適中,寬容度很大,不易於死火,但當離合器片開始嚙合時,還未俾油已感受到她是一台注重扭力的車輛,當俾油加速後,容易掌握的油門一點也不敏感,L2風格的震盪也不強烈,並如亞洲區市場總監David James形容加速很順暢,但引擎的扭力卻很澎湃,即使升至五波仍有很好的加速扭力,扭至較高轉數後還有點牛,落至三檔慢速轉入迴旋處,也能夠輕鬆扭上較快車速,因此容許懶惰轉波的編者,經常一波走天涯。雖然引擎震盪略略比使用直四引擎的車輛多,但一點滋擾都沒有,相反,這應該是部份DUCATI迷形容L2引擎的傳統特性,另外原裝引擎也沒有受到環保嚴重影響,排氣聲的效果不俗。可能是車輛波箱較新原故,在5-6檔之間出現了兩次Miss,找空波虛位也需要一點時間適應。 
 由於避震吸震反應很個人化,即使編者喜歡較軟設定的避震,而SCRAMBLER的前叉沒有調校功能,尾避震只有預載調校,但原裝避震的設定對我來說也很合適,幾次試過較高速輾過小坑洞及駛上起伏不定的路面,避震處理掉大量傳至車身的震動,同時迅速抑壓上下搖晃的擺動,估計很適合本港遊車河熱點使用。至於Scrambler的掣動,與扭力同樣充足,而ABS防鎖死煞車系統則可選擇開或關,編者當然不希望用得著。 
 總結 
 
 ●駕駛路線是圍繞KAENG KRACHAN國家公園一週,全長約170km。 
 
 ●其中試駕地段是清邁某個水霸旁的泥地。 
 ●今次遊車河路段以較窄的馬路為主,平均車速約120km/h,全程170km。 
 
 ●可啟動或停用的ABS防鎖死煞車系統。 
 ●煞車牛角有四格調校。 
 ●配備Pirelli的on/off road輪胎、803cc風冷L2引擎,馬力輸出75HP、排氣管上裝有鋁合金隔熱護板、鋁合金傳動皮帶護蓋、鋁合金油缸護蓋、13.5升淚珠型油缸、前18後17吋10柱式合金輪框。 
 
 ●設在車身左則的橫置式尾避震設有預載調校,前叉則沒有調校功能。 
 
 ●經過改良的風冷四衝程L2 Desmodromic 4汽閥引擎擁有充沛低扭。 
 
 ●仿照第一代1962年SCRAMBLER的油缸開啟設計。 
 
 ●油缸蓋上的BORN FREE,讓編者想起一套講述把親手湊大的獅子放生大自然的真人真事電影,大家看過沒有? 
 
 ●打開座墊下,設有USB插頭,方便為手機等充電。 
 
 ●圓型設計的多功能儀錶。 
 
 ●帶點復古味的座墊。 
 
 ●前叉沒有調校功能。 
 
 ●抵達泰國清邁當晚,DUCATI在入住的酒店舉行了新車發佈,出席的包括亞洲區高層及SCRAMBLER的設計師。 
 ●SCRAMBLER的年輕設計師Julien Clement,這也是他的第一個電單車設計工作。 
 ●Julien Clement一邊繪畫車輛設計草圖,一邊講解車輛的設計理念,如何在各方面作出平衡,好讓增加車輛的操控性能。 
 
 ●亞洲區DUCATI市場總監David James是英國GP125及GP250冠軍,他極度看好亞洲車手將來在世界賽的表現。 
 ●左起SCRAMBLER設計師-Julien Clement、Mario Alvisi (SCRAMBLER品牌總監)、Pierfrancesco Scalzo(Ducati亞洲區銷售及市場總監)。 
 
 ●SCRAMBLER的服飾設計師Claudio De Angeli。 
 ●SCRAMBLER的設計隊伍合照。 
 ●第二天試駕正式開始,所有SCRAMBLER Icon停泊在酒店內。 
 
 ●所有媒體整裝待發。 
 ●泰國的領航員之一Toon,在簡報會上講解遊車河注意的事項。 
 
 ●沿途為我們開路的警察,在此感謝他與泰國領航員為我們提供安全駕駛環境。 
 
 ●出發。 
 ●大會專業攝影師選擇S彎拍攝行車照片,媒體們在相同路段來回三至四次,與我們拍照的方法差不多。 
 ●部份路段與本地郊野公園相似。 
 ●在其中路段停車休息,然後逐個逐個行車讓攝影師拍攝行車照片。 
 
 ●編者遊車河之餘,也可觀摩外國攝影師的工作方法,其中攝影師乘座在私家車尾在水霸上拍攝行車照片。 
 ●在水霸上的拍攝效果。 
 ●媒體們聽從攝影師的指示拍攝泥地效果。 
 ●航拍、長距離鏡頭及閃燈。 
 ●泰國DUCATI工作人員的悉心安排,讓媒體享受賓至如歸的感受。 
 ●駛至水霸另一旁,媒體們享受豐富BBQ午餐。 
 
 ●所有車輛停泊在郊野公園的停車場內。 
 
 ●停泊在水庫內的SCRAMBLER可讓我們拍照。 
 
 ●享受午餐旁的路段可感受在泥地上駕駛SCRAMBLER樂趣。 
 
 ●老實說,只有170km路程對編者來說唔多夠喉,實在太享受這次的旅程。 
 
 
 
 
 
 ●完成試駕後,回到酒店已看到工作人員為晚上舉行的沙灘派對做準備。 
 
 ●酒店對出的沙灘最少長達6公里。 
 
 ●編者穿著印有SCRAMBLER DUCATI的拖鞋沙灘慢步,美中不足欠了一位美伴。 
 ●晚上沙灘派對有現場樂隊演奏,還有美酒佳餚,氣氛非常熱鬧。 
 ●來自新加坡的美女車手Vaune Phan。 
 ●派對上的遊戲勝出者可奪得SCRAMBLER設計繪圖,最後由新加坡的美女車手Vaune Phan奪得。 
 ●專業車手兼亞洲區DUCATI市場總監David James為人十分風趣,並與編者大談賽車歷史。 
 
 ●今次發佈會的主角-SCRAMBLER Icon。 
 ●Icon的徽章。 
 ●SCRAMBLER系列採用半月型LED尾燈設計。 
 
 
 
 ●SCRAMBLER URBAN ENDURO設有爬雞型頭沙版。 
 ●SCRAMBLER URBAN ENDURO的頭燈加裝了鐵絲防護罩。 
 
 ●SCRAMBLER URBAN ENDURO油缸上的X代表CROSS ROAD。 
 ●典型半世紀前各款SCRAMBLER排氣管設計,圖片是改用TERMIGNONI排氣管的URBAN ENDURO版本。 
 
 
 ●裝了旅行袋及更換了排氣管的CLASSIC版。 
 
 ●CLASSIC版的飛翼徽章設計。 
 
 ●這台CLASSIC版也為頭燈加裝了保護罩。 
 
 ●DUCATI SCRAMBLER FULL THROTTLE版本很有DIRT TRACK電單車風格。 
 ●DUCATI SCRAMBLER FULL THROTTLE改用了TERMIGNONI的排氣管。 
 
 
 
 
 
 
 
 
 
  | 
					||||||||||||||||||||||||||||||||||||||||||||||||||||||||||||||||||||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jpg)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