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Adam
- 上載日期:2015-05-18
●羅倫素起步後已揚長而去直達終點,羅絲第七位起步後逐一攻破兩位DUCATI車手後順利奪亞,杜域斯柯素穩守第三名衝線,因此焦點落在馬坤斯與受脫臼影響的伊恩朗尼(Andrea Iannone)激鬥,而虎視眈眈的史密夫(Bradley SMITH)近來也有上位的表現。
Motogp法國利曼站賽果塵埃落定,YAMAHA成為賽事大贏家,羅倫素及羅絲包辦了冠、亞名次,DUCATI的杜域斯柯素取得季軍;相反,除了馬坤斯為HONDA取得一席第四名外,其餘HONDA車手滑鐵盧,包括澳洲新星米拿(Jack Miller)、卡滋奴(Cal CRUTCHLOW)及雷丁(Scott Redding) 因跌車退出比賽,而手術後復出的柏度莎跌車後雖然執車再鬥,最終只取得第16名,賽後馬坤斯指正賽氣溫驟升可能是導致HONDA失利的其中主因。
回顧賽前周四舉行的記招,羅絲已暗示不太喜歡法國利曼賽道,原因是早上練習及中午比賽的溫差較大,使調校戰車時較困難找到平衡設定。沒想到這段數日前的說話,仿佛說中了HONDA的要害。
雖然馬坤斯屬激進型車手,但過去鮮有為失敗而辨護,只會怪自己犯錯,他這次雖說突變的高溫可能是落敗原因之一,但他說所有車手面對相同環境,因此不能以此藉口自圓其說。編者也翻查正賽當日的早上練習溫度是14度,跑道地面溫度是13度,到了中午二時舉行的正賽卻升至18度,跑道地面溫度也升至32度,正如馬坤斯說這情況於早兩天練習時未有發生過,並以為高溫有利發揮,但事與願違。
馬坤斯說早上練習時感覺一齊順利,可惜在正賽第四圈後開始發現車頭一反常態,還有入彎及出彎性能大跌,直路加速時車頭經常升起,仿佛與戰車搏鬥多於跟其他對手比拼。馬坤斯說最重要是賽果顯示了不止他一位HONDA車手遇上問題,其他HONDA車手也因為前胎咬地力減少而導致炒車,他說以他個人來說也無法明白為甚麼要降低車速遷就前胎,他還形容自己屬激進型及車速較高的車手,即使車輛出現少量問題還可應付一圈的需要,可惜這是28圈的賽事,因此賽後需要加倍努力改善各方面問題。
看畢整個馬坤斯的訪問沒有明確指出問題根源,是輪胎還是戰車的調較無法適應輪胎只有他與車隊才知曉,事實上自採用單一輪胎供應商賽例後,只要該年某車隊取得佳績後,便有胎廠為她們度身訂造的說法,也許今年輪到YAMAHA佔優了。另一方面,馬坤斯在賽事尾段與賽前脫臼的DUCATI伊恩朗尼(Andrea Iannone)持久激戰有點讓人意外,因為按目前馬坤斯的狀態及技術,理論上是可輕而易舉超越對方,但在激鬥過程中也揭示HONDA RC213V急煞下車身不穩及直路連番起頭不足之處,正如羅絲於賽後記招說今年YAMAHA M1在煞車穩定度及彎速比HONDA優勝,還有馬坤斯的天賦掩蓋了HONDA戰車的缺點。雖然今仗對HONDA來說是慘敗,但可讓車隊及早修正問題,畢竟今季還有13場賽事,還有充足時間讓HONDA收復失地。
●正賽當日早上的練習賽及前兩日練習賽的跑道地面溫度(Ground)及氣溫較低。
●法國當地中午兩點舉行的正賽氣溫明顯上升,據馬坤斯說可能是導致HONDA失利原因之一。
●羅倫素連續兩站奪取冠軍,而羅絲及杜域斯柯素卻是頒獎台常客。
●這個排名相信已讓HONDA及馬坤斯造成越來越巨大的壓力。
●起步後杜域斯柯素彈出,羅倫素入彎時與伊恩朗尼(Andrea Iannone)發生輕微觸碰,馬坤斯也幾乎受到牽連。
●馬坤斯很明顯受到不明原因影響,無法發揮逢車過車的看家本領。
●伊恩朗尼(Andrea Iannone)賽後也說左肩膀在比賽期間出現劇痛。
●手術後復出的柏度莎是首位跌車的HONDA車手。
●執車再戰的柏度莎只取回第16名,無法取得積分。
●雷丁(Scott Redding)是第二位跌車的HONDA車手。
●卡滋奴(Cal CRUTCHLOW)是第三位,他說只要稍稍激進駕駛,車頭便很容易失去咬地力。
●澳洲新車米拿(Jack Miller)是最後跌車的HONDA車手。
Motogp法國站-YAMAHA大贏家(賽後本誌facebook速報)
YAMAHA M1煞車強化~(賽後本誌facebook速報)
羅絲賽後訪問-羅倫素實在太快(賽後本誌facebook速報)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