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編輯部
- 資料提供:燦基電單車行有限公司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2-04-03
基本資料規格表
1987年面世的CBR600F,本田居然在2011年將她復活,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有研究指出,當年的熱血騎士已長大成人,對他們來說,跑車性能雖然重要,但舒適座姿同樣不可或缺;而使用CBR600RR引擎的新款CBR600F就是為這個市場而設。至於今次拍攝用作陪襯的2012年CBR600RR,今年加入了籃白紅拉花,裝備上則沒有改變。
600c.c.級別的電單車通行全球,最大成因是製作一部400c.c.級車子的成本也低不了前者多少,況且600c.c.的平均馬力就以一般街車來說也徘徊於95-98ps馬力間,而400c.c.的就只有約53ps馬力,按此比例確不太化算。主要以水冷四衝程並列四汽缸DOHC 16氣門引擎作比較,600c.c.車子乾重平均只高出約20kg。 過去幾年,跑車主要以600c.c.為中心,以一部跑車為例最保守的也超逾100ps馬力,就算1987年面世的初代本田CBR 600F已能有如此馬力,請不要忘記,今次介紹的CBR600F並非現時CBR 600RR的前身,而是一部套上全流罩的運動型街車。即使24年後得到復生,但今天也沒有改變原有的本質,仍舊並非強調大馬力,而是偏重於舒適形駕駛,至於要求120ps馬力或以上者,請轉過目標吧!
21世紀的CBR600F,雖然跟80年代的車款不能同日而語,但理念及個性則沒有改變,同樣以易開易用為大前題。
CBR已成為本田的經典系列。
一絲不苟的駕駛艙,佈局充滿賽車味,金色的前叉油壓調校頂有畫龍點精的效果。
液晶體儀錶板,車輛同樣有本田的H.I.S.S.電子晶片車匙。
單脊骨車架 電子燃油噴注系統是理所當然的,濃縮化的次世代599c.c.水冷四衝程並列四汽缸DOHC 16氣門引擎,是來自2007 CBR600RR,其體積跟一部相同設計的400c.c.大不了多少,就如大家都會察覺得到,就算一部1,000c.c.的引擎,看來也只像一部600c.c.的大小,這都拜現代科技與設計師的多年心血所賜,今天的用家可享受到科技帶來的好處。 過去的CBR 600F仿如一部1,000c.c.的車子,車身重量分佈並不太平均,前懸掛系統承受相當苛刻的工作量,剎車反應只是一般,方形高拉力鋼管車架與尾擔已經是一項負擔,加上巨大的引擎,若果不用在城市塞車倒沒有問題,但這個只是一個夢,放心好了,很快會清醒過來的,返回現實吧! 今回廠方強調新一代CBR 600F重量分佈的平均性,主要將引擎座落至車身中央部份,在整體輕量與濃縮化大前題下,大大提昇了車子的靈活與操控性,大部份用家也不會質疑今天的製作技術吧!不單只此,現今的駕駛人已覺得幸福已成為必然了,在童年如此,長大後也不會接受甚麼負面的大變化。
連接尾擔的部份是採用鋁合金車架。
H.M.A.S.漸進式41mm倒立前叉設有彈簧預壓與下沉的活門預調,單筒式油壓彈簧尾避震設有相同的預校,鋁合金尾擔再不是「3廂式」設計,而是「2廂式」,目的是減輕重量。一對296mm浮動式鑽孔剎車碟配2活塞單向卡鉗,240mm鑽孔尾剎車碟配單活塞卡鉗,相信用家會投訴前剎車為何不配上流行的4活塞對向卡鉗,又應現了幸福不是必然的,必需好好教育,如果接受她的話,必需要接受她的全部,否則可以考慮跑車版本的CBR 600RR吧! 採用SHOWA倒立前叉及NISSIN兩活塞卡鉗。
2012 Honda CBR600RR-2012新拉花 自從Yamaha推出YZF-R6後,掀起了600cc跑車的熱潮;2003年,Honda CBR600F完成歷史任務,取而代之是以本田Motogp戰車RC211V概念開發的CBR600RR,包括Unit Pro-Link多連桿尾避震及PGM-DSFI電子燃油噴注系統均是首次用到市販車上。而CBR600RR更一改CBR600F的Sport-Touring作風,正式全面邁向純跑車化,雖然如此,但CBR600RR仍然保留本田易開舒適的作風及不追求超高轉的性能。因此車輛一向予人友善的性能,但如果讀者有機會親身到珠海觀看每年一次的FIM亞太公路賽,保證你會對由HRC調校的CBR600RR的性能完全改觀。
現在採用的Unit Pro-Link多連桿尾避震,是由1980年本田的CR250R越野車演變過來。
由2003年第一代CBR600RR起已採用尾排的設計。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按讚 加入我們的專頁,便可以得到最新的摩托車消息了。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