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Adam
 - 車輛提供:Harry
 - 車輛試駕:李有昌/阿B
 - 協力:李有昌電單車服務中心/名駒電單車拖運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5-08-15
 
基本資料規格表
| 
 ●YAMAHA FZR1000、SUZUKI SV1000S、YAMAHA YZF-R1、HONDA CBR1000RR SP影像~ 
 
 地址:觀塘創業街25號創富中心地下2及3號舖 
 名駒亞B電話:9088 9200 
 
 
 
 ●車主Harry買回兩台舊日的Dream Bikes,並委托李有昌電單車服務中心改裝及復修,而上一代YAMAHA YZF-R1則屬於名駒電單車拖運的阿B,當日他除了負責將四台車輛拖運至大山外,並與李有昌粉墨登場協助試駕。 
 
 ●車主Harry的另一台愛車,經典2衝Cagiva Mito 125。至於Harry為何將三台車輛改裝,他說日本車於大約90年代流行改裝,有效將當時的車輛顯得更有型,要是將來玩70-80年代的車輛則保留原裝味道。 
 ●為了方便拍攝,本誌委托名駒拖運將四台車輛運抵大山。 
 
 Harry是編者朋友,後生時為了照顧家庭及事業,避免上癮才沒有沾手電單車,現在仔大女大事業兩得意,才可以釋放時間盡情玩車,這似乎是不少騎士寫照。Harry為了補償失去的青春,最近一次過購入三款電單車,包括R1始祖-1991 YAMAHA FZR1000、SUZUKI SV1000S及新款HONDA CBR1000RR SP,而三台車均有不同程度改裝,並有完美狀態。 
 Harry的三台俏佳人共通點是四衝公升級辣車,可是Harry開始迷戀電單車時值二衝的顛峰,按道理他現在應玩二衝烈火戰車,但他說當年沒有玩電單車,也沒有蒲車行習慣,互聯網還未出現,根本不懂分辨二衝與四衝分別,所以對二衝沒有情義結,然而Harry對龐大身型的四衝YAMAHA FZR1000念念不忘。 
 他憶述大約92年,朋友駕駛紅白藍拉花的YAMAHA FZR1000戴他去西貢兜風,當他看見YAMAHA FZR1000時感到非常震撼,像是參加澳門格蘭披治的戰車擺在眼前,致今仍記憶猶新。Harry坦承第一次座車尾很害怕同尷尬,座直又怕向後跌,向前座胸口時常撞向朋友的背脊,那時騎士流行穿著T-Shirt牛仔褲,雙手也不知道抱著朋友的粗腰還是抓住油缸,感覺太親密了。Harry說雖然YAMAHA FZR1000的加速及減速使他害怕,可是越怕越想坐,非常刺激,但他說朋友的駕駛技術很好,掟彎又定,拖波呼空油聲流暢又好聽,讓Harry以為開大排跑車很容易,促使Harry立刻報名學車。 
 Harry幸運地一take過合格後,打算買下朋友出讓的YAMAHA FZR1000,無耐工作越來越忙碌,經常到外地工幹,在香港逗留時間很少,故打消買車念頭,車牌就這樣雪藏了超過20年,直至最近才解凍。事實上懷舊不會過時,不管甚麼時候也有人在懷舊,電單車還好,花錢便可買個回憶,可是已被斬下的大樹或拆毀的舊建築物,有錢也不能rebuild,日後只可用照片或影像憑弔,很可惜。 
 相信讀者體會到Harry買YAMAHA FZR1000的原因,可是他為甚麼棄用原裝紅白藍花,卻改拉雀巢咖啡花(Nescafé),他說復修時已拆下原裝包圍,並儲存在李有昌車行內,套在車上的雀巢咖啡花包圍是從日本訂購回來。他說90年代初,在日本賽車雜誌-RIDING SPORT,看到鈴鹿八耐專題報導有台雀巢咖啡花的YAMAHA戰車,外型與FZR1000十分相似,當年也很喜歡這牌子咖啡,因此一見難忘。 
 至於Harry指的YAMAHA鈴鹿八耐戰車,其實是Works級數的YZF750廠車,此車由昂貴及限量500台的FZR750R,編號OW01純種戰車改裝,當年不少頂級外藉車手及港澳車手也曾駕駛OW01出戰澳門格電。雖然FZR1000與YZF750差別很大,但她們系出FZ750,此車是早年YAMAHA由二衝轉型四衝的佳作,因此她們共同之處是每汽缸採用吸入更多汽油的5汽門設計(一般使用4汽門),這設計還延續至早期的R1。其後YAMAHA YZF-R1棄用5汽門,返璞歸真採用4汽門,說明了越多不一定越好的道理。 
 雖然Harry當年沒有玩車,卻定期買「勁車誌」充飢,能夠了解當時香港電單車最新動向。繼YAMAHA FZR1000後,2003年推出的SUZUKI SV1000S是另一台讓Harry心動的車輛。他說SV1000S是當年少有採用豬頭及V2引擎的街車,而DUCATI當年在WSBK賽事中賦予了V2引擎神級地位,使SV1000S份外誘人,還有車架設計很特別,像是意、日風格的合體。但是,Harry不諱言SV650更適合他的駕駛技術,然而對公升級情有獨鐘,因此全面復修這台車及進行改裝。 
 Harry購入兩台當年Dream bikes後,現代之選是新款HONDA CBR1000RR SP,他說此車相對YAMAHA、KAWASAKI及SUZUKI的SUPERBIKE舒適及易掌握,再者HONDA的SP版已闊別多年,是一款值得收藏的車輛。 
 ●四台公升級,以1991 YAMAHA FZR1000年紀最大,此車也是YZF-R1的始祖,第一代車輛面世於1987年,採用耐力車的雙圓燈設計,1991版改用斜方燈及倒立前叉等等,粗壯的Deltabox鋁合金車架祖藉當年YAMAHA GP500二衝戰車。讀者可重溫本誌早前製作的YZF-R1進化史。 
 
 
 ●(左)第一代1987 YAMAHA FZR1000、(右)1991 YAMAHA FZR1000。 
 
 ●圖中是正宗雀巢咖啡花Works廠車-YAMAHA YZF750,此拉花初現於90年日本鈴鹿八耐賽,YAMAHA當年對手是HONDA RC30,當年YAMAHA另一招牌拉花是化妝品牌資生堂。Works廠車YAMAHA YZF750與今次介紹的FZR1000雖然有很大差距,但引擎同樣採用每汽缸5氣門設計,皆因她們同一祖宗-FZ750。現在兩款車已經退役,取而代之是YZF-R1。 
 ●車主Harry基於對FZR1000念念不忘,因此不惜花錢全面復修及改裝,例如把Deltabox車架拋光,改用Ohlins前叉、煞車碟、煞車卡鉗、手泵、腳踏、排氣管等等。 
 ●FZR1000另一改裝重點是轉用賽車式的Flat Slide「士拉吸」化油器,因此扭油時發出「索索聲」。 
 ●正方孖燈彷彿是80-90年代跑車標誌。 
 ●與新車無異的2003 SUZUKI SV1000S,改用了擁有回彈及油壓調校的SUZUKI GSX-R600前叉,因此車頭鵝頸需要改良才能安裝,而前煞車卡鉗來自HONDA CBR1000RR SP,還有水箱、排氣管、尾避震、煞車手泵、牛角等等同樣改用更高級裝備。 
 
 ●新款HONDA CBR1000RR SP原裝已有Ohlins前後避震,Harry則改用了Yoshimura R-11排氣管,更高級煞車卡鉗及賽車腳踏等等。 
 相關內容: 
 
 ●名駒電單車拖運阿B的YAMAHA YZF-R1,煞車碟、煞車卡鉗、排氣管、尾避震及前叉等等同樣已改裝。 
 ●雖然她們相隔22年,但上一代YZF-R1仍遺留龐大身軀,體積與始祖相約。 
 ●拋光的Deltabox車架及尾擔。 
 ●基本上全車改用更高級裝備。 
 
 ●日本SUNSTAR浮動煞車碟、頂級BREMBO煞車卡鉗及OHLINS前叉,鍛框噴上純白色。 
 ●上眼鏡也拋光,並安裝了電壓錶及水溫錶等等。 
 ●傳統的賽車三圓錶。 
 
 
 
 
 
 
 ●BREMBO煞車手泵。 
 
 ●日本SP忠男SUPER COMBAT排氣管。 
 
 ●改用高規格BREMBO尾煞車卡鉗,並由原裝上置式改為下置式。 
 
 ●非常搶眼的金色尾牙配電鍍尾擔。 
 
 
 
 ●2003 SUZUKI SV1000S 
 
 ●改用了SUZUKI GSX-R600前叉及移植自HONDA CBR1000RR SP煞車卡鉗,更換了GALFER菊花碟。 
 ●指揮燈縮入豬頭內。 
 ●加裝釘把及改用RIDEA電鍍藍牛角。 
 ●需要施手術才可安裝一對GSX-R600前叉。 
 
 
 ●RIDEA牛角。 
 ●GALFER菊花碟。 
 ●AGRAS水箱保護網。 
 ●採用V2引擎的SV1000S,接近新車狀態。 
 
 
 ●改用GALFER尾菊花碟。 
 ●Yoshimura排氣管。 
 
 
 
 ●名駒電單車拖運的阿B與他的YAMAHA YZF-R1。 
 
 
 ●阿B是史畢斯Ben Spies粉絲,因此為他的R1拉上2009 WSBK R1冠軍花。 
 
 
 
 ●在日本購買的正貨50週年徽章。 
 
 ●ERINGER煞車卡鉗。 
 
 
 
 
 ●不可或缺的引擎保護蓋。 
 ●RACEFIT排氣管及碳纖尾沙板。 
 
 ●全調校功能Ohlins尾避震。 
 
 ●2014面世的HONDA CBR1000RR SP特別版不單配備OHLINS頭尾避震,引擎的部件也經過平衡的工序,讓馬力輸出更暢順。 
 ●改用Yoshimura R-11排氣管及賽車腳踏,更換了SUPERBIKE規格的尾煞車卡鉗,並由上置式改為下置式。 
 
 
 
 ●全是提升煞車性能的改裝部件。 
 
 ●改用一對德國Gilles Tooling賽車腳踏。 
 
 
 
 
 
 
 
 
 
 
 
 
 
 
 提供專業、可靠服務的電單車行-李有昌電單車服務中心 地址:觀塘創業街25號創富中心地下2及3號舖 
 
 名駒亞B電話:9088 9200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