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Adam
- 車輛提供:文偉電單車中心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2-05-03
新車到港2012 Triumph Scrambler 900-Bonneville的off road版
基本資料規格表
擁有半世紀歷史的Triumph Bonneville,代表著英國電單車工業的輝煌歲月,要是說Bonneville是傳統的英式街車,那麼今次介紹的Triumph Scrambler就是她的off-road版。
現代的Triumph Scrambler是模彷採用650cc直列2汽缸的1968 Triumph TR6C Trophy ,當年的車輛是使用前後鼓剎及化油器。 繼承昔日 Triumph TR6C Trophy 的光輝,外國不少車主將新款Scrambler當作off-road車輛玩樂。 50年代起,英國直列2汽缸電單車像殖民主義入侵全球,而Triumph、BSA及Norton組成的龐大軍隊,與其他歐洲車廠瓜分全球電單車市場。直至日本的直列4氣缸主義在70年代堀起後,不單止統領全球市場,大部份歐洲車廠無一幸免,面臨倒閉或爭扎求存的結局。 又要回到過去,要數Triumph最廣為人知及長壽的車系,非上世紀60年代面世的Bonneville莫屬。這款傳統的英式街車至今仍受到不少喜歡復古的連迷追捧,排氣量更由初代的650cc增加至現在的865cc。雖然經歷半個世紀,Bonneville的外型並沒有大改變,不論是油缸、座椅、波箱外殼及車頭大燈等等,保留著昔日風味。
但別少看Bonneville或類似的車種,他們是現代高性能車輛的祖先。來到2012年,車廠先後推出普通版、SE及T100版本,分別在於使不同車身顏色、風鏡及鋼絲輪圈等等。
至於在2006年才面世的Scrambler 900,別給復古的外觀騙倒,其實車輛是彷製上世紀50年代中的TR6C Trophy。而這款比Bonnevill更早推出的車系,初代是TR6,使用直列2汽缸650cc的引擎,是主攻美國市場。由於車輛大受歡迎,因此成為了電影-龍虎榜(The great escape)主角史提夫麥昆逃離俘虜營的車輛(相信年青讀者不會認識該套老電影),但當年很多人質疑電影主題既然發生在德國,但為甚麼使用英國電單車,而該段小插曲更成為佳話。
隨著TR6在多個越野賽取得驕人成績後,因此延伸多個版本,包括之前介紹的TR6C Trophy,都是為off-road賽而生的版本,也就是說專為爛地或泥地而設。而最特別是兩條由在車身半腰位置的排氣管,都是防止在崎嶇路面行駛時被撞毁的設計。
雖然新一代Scrambler 900部份外觀參照昔日的TR6C Trophy,但整體結構以新款Bonneville為基礎,但加入了off-road元素,例如鐵網燈罩、引擎底部護蓋及on/off road兩用輪胎,還有引擎改用了曲軸轉動270度點火時間,跟Bonneville的360度不同,目的是加強低扭輸出及提升輪胎的循跡性。
雖然從Scrambler字面演釋有「攀爬者」的意思,而外國不少車迷更用她作off-road玩意或背上大量裝備作長途旅行,但應付一般泥地或石仔路是問題不大,可是要做到像爬山車的表現,相信需要在前後避震及車架等進行大量改裝,還有230kg濕重,意味著需要較大的體能。
新車剛剛抵港,剛好碰上開箱。 闊大及舒適的軑把是昔日電單車的風格,日後演變出模彷賽道的cafe racer的超窄杯士軑。 雖然數字有懷舊的味道,但液晶體顯示屏說明是現代科技。 雙筒避震、正方型鋼管尾擔、尾燈及長條型座椅等等都是50年代典型的設計,如果新車能恢復前後不秀鋼泥擋更忠於原味。 原裝車已用上像Kit料的STM純黑油壼。 21世紀當然用上有更好剎車性能的通風碟及制動卡鉗,但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鋼絲輪圈。 避免碎石等擊爛車頭大燈,非常有off-road味的裝飾。 離合器牛角距離有4段調校。 防塵套筒前叉及on/off路面兩用輪胎。 全車以啞黑色為主。 現代的車輛配有油冷作散熱之用,還有雙搖籃式車架在上世紀50年代是高科技的結晶,地位等同今日的雙翼樑鋁合金車架。 非常漂亮的電鍍排氣管,也是全重的重點。 像化油器的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非常有Triumph風味的傳動外殼。 這個角度看像舊式爬山車。 車底設有鐵板保護引擎,避免撞傷。
加入我們的專頁,便可以得到最新的摩托車消息了。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