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 試車:Adam
 - 車輛提供:瀛車館
 - 產品提供:HYOD
 - 攝影:Hong/Adam
 - 上載日期:2016-04-15
 
基本資料規格表
| 
 
 
 
 
 
 
 兩年前首次駕駛三輪ADIVA AD3已覺得好好玩,不管去到那裡總吸引好奇目光。事實上ADIVA AD3不止好玩,車艙及尾箱的超大儲物容積還兼備實用性,再者拍攝當日遇上過雲雨,即使小腿給雨水沾濕,但特大風擋及頂蓬為上半身提供遮風擋雨的作用,而有兩段調校速度的雨撥讓風擋在大雨下有清晰視野。事實上剛抵港的ADIVA AD3 LT不止採用新設計的車頭大燈,車頭前擔還更換了改良的「和尚頭」(Ball Joint),與上一代ADIVA AD3相比,新車的軑把操控及穩定度明顯比上一代提升。 
 兩年前還未駕駛ADIVA AD3前,編者以為三個轆的設計及巨大車身定必影響她的轉向反應,可是駕駛ADIVA AD3後不久便放心「掟」彎。即使ADIVA AD3的轉向感仍與2輪有輕微分別,好像過彎時需要輕微壓軑,但出乎意枓是ADIVA AD3的轉向感仍然很靈活,再者車輛擁有三輪,過彎時多了一份安心感,即使慢速轉彎頂蓬也不會有急速墜下的反應。再者ADIVA AD3使用KYMCO的300cc引擎,馬力輸出可應付本地市區及高速公路行走需要,引擎的可靠度亦已得到保證。有朋友還向編者表示,這台三個轆還輕易說服另一半讓他重玩電單車。 
 為甚麼今代ADIVA AD3 LT使用改良的「和尚頭」?要是駕駛過兩代車的騎士,相信可輕易感受分別,原因是上一代ADIVA AD3輾過凹凸路面後,前擔出現較「鬆」的感覺,正確來說少了一點「實淨」感,還有停車等候交通燈訊號期間,由於舊款「和尚頭」結構太過順滑,加上頂蓬重量關係,車身很容易往兩側擺下。然而駕駛新款ADIVA AD3 LT後,便能夠體驗新「和尚頭」帶來的改良,原因是舊款「和尚頭」採用較易轉動的機械結構,可能是這個原因使頭擔出現較「搖」及「鬆」感覺;相 反,新改良的「和尚頭」像是內置油壓機關,在活動時有更柔韌反應,它在沒有影響ADIVA AD3 LT轉向靈活度下,頭擔面對凹凸路面還展露「實淨感」,同時間接改善吸震反應,與此同時提升行車穩定度。還有在平地停車後,即使雙腳沒有著地,頂蓬也不會輕易傾則,而另一項改良是行駛時頂蓬的雜聲也減少。這些輕微改良使ADIVA AD3的好玩度更上一層樓。 
 雖然今次試駕的LT版不用配載頭盔,或許在日常駕駛較便利,但編者多年來已習慣配載頭盔駕駛,再者為了個人安全,拍攝期間都是選擇配載頭盔。 
 
 ●由於ADIVA AD3 LT採用與四輪接近的前擔設計,因此使用俗稱「和尚頭」(Ball Joint)連接輪框改變轉向。而舊款「和尚頭」的連桿較鬆;相反,新款「和尚頭」的連桿較柔韌,使前擔在行駛時有更「實淨」的操控反應。 
 ●俗稱「和尚頭」(Ball Joint)的位置。 
 ●市面出現多款適合ADIVA AD3使用的補品,包括前避震及尾避震等等。 
 ●車尾採用一對單筒尾避震。 
 
 ●前擔採用單筒避震及2 x 220mm煞車碟配2 x 雙活塞煞車卡鉗 。 
 
 ●設於前輪後方的散熱水箱。 
 ●更換新改良「和尚頭」後,在平地停車即使雙腳沒有著地,頂蓬也不會輕易傾側。 
 ●雙騎時,騎士及乘客的頭盔經常互相碰撞。 
 ●事實上,ADIVA AD3 LT的操控感與兩輪分別不大,而且又容易掟彎,靈活度與車身體積不成正比。 
 ●新款魚眼式車頭大燈,比舊款有更佳照明效果。 
 ●ADIVA AD3的車頭大燈。 
 
 ●ADIVA AD3 LT版的LED尾燈。 
 
 
 ●特大尾箱可擺放2頂大頭佛及一頂開面帽。 
 ●駕駛艙的大容積雜物箱。 
 ●座椅下是擺放電池及入油位置,儲物空間有限。 
 ●提供兩段速度調校的雨撥。 
 
 ●雨撥速度調校設於軑把右掣盒上。 
 
 
 
 ●泊車手掣設於軑把中央。 
 ●死火燈按鈕。 
 ●雖然設有尾掣動踏板,但編者還是習慣使用牛角減速。 
 
 ●(左)打開頂蓬扣便可把頂蓬摺疊於尾箱內。 
 ●輕易收疊的頂蓬。 
 
 ●指揮燈設於睹後鏡內。 
 ●與KYMCO相同的排氣管。 
 ●尾掣動是單240mm煞車碟配雙活塞煞車卡鉗。 
 
 
 
 
 
 
 
 
 
 
 
 
 
 
 
 
  |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