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在Facebook及微博上作了Ducati 1199 Panigale S的測試預告,但由於車輛剛抵港,車主Ricky也竭盡所能操車,現在只錄得六佰多公里行車紀錄,因此距離Run-In期仍有一段旅程。所以今次試駕絕對稱不上是測試,純粹是讓李有昌初步體驗1199的彎向性能。而車主已答允Run-In後再次借出車輛供我們作更徹底測試,到時本誌打算找另一台同級Superbike作比較。
在試駕1199前,本誌先到代理Showroom拍攝車輛細節。
多謝車主Ricky借出車輛供試駕。
1199的車頭燈設計真是百看不厭。
著車後儀錶邊位有類似激光的動感效果。
尾燈設計已達到藝術品級數。
波箱外殼及盤頂等都是鎂合金製造。
在試駕前李有昌才完成600跑車的特輯,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1199高重心的座姿。
李有昌的初步體驗及閒談
Panigale實在太有美感了,老實說,她是近年真正可以讓我心動的機車,雖然車輛失去了Ducati部份傳統價值觀,主要是沒有使用標誌性的編織型鋼管車架,但沒有觸犯Die-Hard粉絲們的味覺神經;相反,本人認為大膽的變奏,使她的藝術成份真正超越了歷代跑車,當中包括經典的916,還有獨特的外型,相信可以讓品牌的形象更上一層樓。
在今次試駕中,為了新引擎的健康著想,在駕駛時也沒有將引擎轉數提高至超過7,000rpm,由於暫時無法體驗真正的加速性能,只好在彎向性能方面著墨。先講車輛的座姿,相信不少接觸過真車的朋友也會對纖巧到不得了的身軀而感到著迷,由於駕駛此車前剛好完成600cc跑車特輯,因此騎上車輛後,立即感到1199的座姿及重心非常高,甚至感覺上比一般Ducati車輛為高。
因此在轉彎時,尾高頭低的車身設定,要求身體需要較大的俯伏度,或多或少影響駕駛初期壓低車輛的信心,所以需要一點時間適應。雖然軑把驟眼看較闊,但實際駕駛時的操控感挺適中,不過同樣十分高的腳踏位置,整體座姿完全給我極度的「落場」感。或許這樣說,1199完全沒有給我街車化的感覺,甚至給我純為跑道而設的印象。
為了紀念Brembo成立50週念推出的M50卡鉗,故名思意,M是指Monobloc,50代表50週年(廢話!)。據講由於採用嶄新鑄造程序,設計師能夠更大自由度切割不必要部位,因此在實用性與美觀性之間有更大彈性,所以M50在沒有減低剎車性能下比現在使用的M4更細及輕6%。還有當然少不了碳纖泥擋、marchesini鍛造前後輪框及Ohlins前叉管。
一向以來,採用L2引擎及鋼管車架的Ducati,車身先天就有纖巧的優勢,但我更佩服採用單體式車架(Monocoque)的1199,甚至將這股纖巧感推至另一個境界。雖然這種嶄新的配搭(L2配單體式車架)仍未能在賽道上得到全面証實,誇張一點來說,撇開整體座姿不說,其纖巧度跟2衝戰車沒有太大分別,這意味著彎向性能差極有限。
雖然沒有感受高轉的威力,車輛在低轉時依舊有L2的「跳馬仔」,但已比昔日的跑車大為收歛。新引擎明顯追求高轉馬來,還有朋友問1199「牛」嗎?試問擁有兩枚巨大活塞的引擎,怎會不牛,但由於近年多了電子儀器輔助,Ducati的大排也有比較線性的馬力輸出,1199也不例外。雖然沒有日本車平易近人的個性,但這反而成為了Ducati近年的賣點,因為能夠駕馭L2引擎,或多或少代表技術得到昇華。
在適應了高重心車身後,可以嘗試以更低傾角入彎,但讀者看過1199的宣傳片嗎?主角將只有手指大的圍棋沿著跑道的Apex擺放,過彎「磨包」時用膝蓋逐一撞開,影片是賣弄1199的銳利彎向性能。嘗過1199後,才發覺影片沒有誇大其詞,因為在壓低車身一剎那,已有得心應手的駕駛感,過程中車身完全沒有半點反抗或異常舉動,直接靈敏的操控感壓多少有多少!再者由於車身輕盈及纖幼,在完成攻入S彎過程中,拉動車身改變方向的反應也較直4跑車輕鬆。
即使車輛使用更闊的200輪胎,卻無損車輛的靈活性,同時加強了輪胎咬地性能。
其銳利彎向性能及操控感,甚至已超越了我們一向認為擁有較小體積的600跑車。還有本人曾激讚Aprilia RSV4的彎向性,現在來看,兩台車在這方面的表現旗鼓相當。雖然車輛使用非常規的200闊輪胎,而非普遍的190,可能是輪胎的弧度專為1199而設,攻彎及直路加速時完全沒有察覺遲滯反應,相反,更大輪胎面積可以提高過彎咬地性能。
但由於車主為求舒適駕駛感,已將電子避震進行較軟的設定,可是我的體重較他輕,因此無可避免在高速剎車時及出彎加速後引致車身有輕微搖擺。由於該電子避震提供多項預設選擇,相信總有一項預設可為高速行駛提供適合的抗傾力,以上是我對1199的初步印象。
雖然近年機車使用了大量電子儀器,即使掣盒上多了控掣桿,但由於內藏在機車內,因此視覺上未能完全感受到電子時代的來臨。可是1199的電子避震及彩色LED錶板卻凸顯新時代正式降臨,但由於車輛擁有太多電子遊戲,因此在下一次的測試中,除了要體驗高轉的威力外,還要找尋適合的避震設定,更重要是可調式的Engine Brak能否調致像R1十字曲軸只有輕微的Engine Brake,因此相信下一次測試需要更多時間進行深入研究。
由於當日車速有限,Brembo的頭尾掣動怎會不夠用呢?
Ricky在試駕前一日才完成200公里的行車Run-In,相當勤力。
Sport駕駛模式、循跡系統設定為5、Engine Brake設定1等等,還有這個彩色屏幕,凸顯電子化的時代感,在下一次試車要花更多時間研究。
前避震是由電子控制油壓改變吸震性能,無須工具進行調校。
率先採用電子避震的市販車是Ducati Multistrada 1200S,現在更移師到新款的1199 Panigale S上。但用作參加WSBK、Superstock或BSB英國錦標賽的1199戰車仍使用傳統手調式的避震,方便調校。
拍攝時由於電池沒電,因此打開尾座位充電。
Brembo直泵,提供非常好的手感。
一改以往尾排的設計,採用有效降低車輀重心的下置式排氣管。
中底置式的排氣管設計需要一定的排氣管長度提供合適的回壓,否則降低進氣及排氣效能。
巨大水箱像Works跑車。
電器設於車身左則。
1199不單止有超巨的活塞,超粗的鵝頸真是難得一見。
多段式調校的Ohlins釘把。
2012 Ducati Panigale S 規格表
|
呎吋 SIZE |
全長 |
- |
全闊 |
- |
全高 |
- |
軸距 |
1,437mm |
座位高度 |
825mm |
最低離地距 |
- |
乾重 / 濕重
|
164kg / 188kg
|
油箱容量 |
17L |
引擎 ENGINE |
引擎模式 |
水冷四衝程Superquadro L2 Desmodromic 8V
|
排氣量
|
1,198c.c. |
最大馬力 |
195hp / 10,750rpm
|
最大扭力 |
13.5kg-m / 9,000rpm
|
壓縮比 |
12.5 : 1 |
缸徑x衝程 |
112mm x 60.8mm |
供油系統 |
Marelli 電子燃油噴注,67.5mm橢圓形燃油氣門 ,每氣缸兩火咀
|
軚角 |
24°50'
|
拖曳距(T) |
100mm |
點火
|
電子點火 |
起動 |
電動 |
驅動模式 |
錬條 |
離合器 / 波箱
|
濕式多片6前速
|
車身 CHASSIS |
車架型式 |
Monocoque鋁合金單體式車架
|
前懸掛系統 |
Ohlins NIX30 43mm倒立前叉,TiN fork芯電子調較預壓及回彈,120mm行程
|
後懸掛系統 |
Ohlins TTX36單筒避震,全功能電子調較預壓及回彈,鋁合金單搖臂,130mm行程
|
前制動系統 |
2 x 330mm半浮動碟配Brembo徑向式Monobloc M50 4遮卡鉗 (可選配ABS功能)
|
後制動系統 |
245mm單碟配雙活塞卡鉗 |
輪圈 |
3柱式鍛造合金 3.50 / 6.00 |
前輪胎 |
120/70 ZR - 17
|
後輪胎 |
200/55 ZR - 17
|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按讚
加入我們的專頁,便可以得到最新的摩托車消息了。
完-按這裡返回主頁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