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Freeman
- 上載日期:2011-11-08
基本資料規格表
除了軟件外,硬件配套方面主要是尾避震彈簧,今回的R1以頭段硬尾段軟的設計,以往的主要集中於高速路段,現在卻考慮到一般道路或鄉間小鎮的路面設計,對騎仕更照顧更週全。
設有全方位預調的SDQI 43mm倒立前叉與2011年版的沒有改有變,但上眼鏡據講來自Yamaha Motogp的M1,不但造工更精巧,同時增強車頭位置的剛性。多連桿設外置氮氣瓶的單筒式油壓彈簧尾避震自然是全方位預調,頭尾避震同時備有12cm行程,這都是同類車子常見的設備與數字,相信在短期內不會有甚麼明顯改變。
998c.c.水冷式並列四汽缸DOHC 16活門引擎已歷煉經年,成熟程度已不用再想,78.0 x 52.2mm的大汽缸孔徑與短活塞行程配合12.7:1超高壓縮比,與新一代備有電子油門裝置的電子燃油噴注系統,以上組合為高轉速爆發而設。
至於17/47T的頭尾牙配搭並沒有存在甚麼疑點,但若經常面對起步又或上斜坡與慢駛的情況下,不妨考慮改配16T頭牙,可以帶來更為舒適的駕駛,尤其在我們這個小城,今時今日的高性能跑車,極力子反壓通常不會沈重,除非所有活動在深夜進行,否則不停重覆地吊極力子也不是享受。
一對310mm浮動式車碟配合放射式Sumitomo 6活塞對向卡鉗令頭擔看來相當熱鬧,220mm尾碟配上置式活塞對向卡鉗,如此設計帶來較為敏感的車反應,在日常維修方面也方便一些,相反採用下置式的話,污垢較容易積聚於卡鉗內的活塞週邊位置,採取2活塞對衡式設計相當討好,尤其習慣強力尾剎車的駕駛人,在城市慢車時也相當實用。
50th週年花 -Yamaha YZF-R1
史畢斯為50th週年花拍攝的喧傳片段
總結
|
|
會員感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