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12 YAMAHA YZF-R1現代Superbike啟蒙
首頁 > 新車介紹 >1998-2012 YAMAHA YZF-R1現代Superbike啟蒙
1998-2012 YAMAHA YZF-R1現代Superbike啟蒙
  • 撰文:Adam
  • 協力:萬里達車行/黃世釗
  • 攝影:Adam/Hong
  • 上載日期:2012-06-24

基本資料規格表



車輛試駕:張煒安

Yamaha YZF-R1(1998-2012)2007 Yamaha YZF-R1-全電子油門
當年售價HK$113,800

隨著機車的馬力大增,如果沒有先進的電子儀器及電腦程式,跟開著一台舊款2衝GP500戰車沒有太大分別,只要稍稍扭動油門便即時翻車。當時,Yamaha率先在06 R6改用從MotoGP廠車YZR-M1移稙過來的YCC-T(Yamaha Chip Controlled Throttle)晶片控制供油系統,即是現在所講的FLY-BY-WIRE電子油門。

這跟過去機械式的油門連接「威也」控制蝴蝶瓣完全不同,而電子油門是扭動油門的動作化為數據,電腦根據油門角度比例,結合從多個感應器收集的數據,以1/1,000秒內計算出最佳的空/燃比,好處是為車輛提供準確的油量外,並且環保。

在賽車場,部份車隊及車手會選用俗稱「風杯」來加強車輛的吸氣效能,效果十分明顯,但一組鋁合金製風杯動輒過萬港元。而07 R1另一個賣點是YCC-I(Yamaha Chip Controlled Intake)晶片控制進氣系統,為了更徹底令低、中及高轉輸出反應更敏捷,由摩打推動的可伸縮風杯可將進氣管道由最短65mm延伸至140mm,當轉數超過10,400rpm後,風杯與進氣管道分開,最大目的是不同長度管道提供最適合的進氣量,讓低、中及高轉有超順滑的加速反應。


●為了加強吸氣及汽油的霧化效果,風杯在中、高轉時伸長,低轉時縮短,而Aprilia RSV4也是採用類似的科技。




新引擎不再是傳統的20氣門,改為正常的16氣門後,引擎更採用鈦合金嘩佬及新設計合金彈弓,不但偷輕及承受更大壓力,同時有助加速轉數提升,即使沒有Ram-Air,自然吸氣下廠方聲稱車輛仍有180匹馬力,如果排氣管沒有催化及空/燃比感應器限制,相信車輛擁有超過200匹馬力,賬面數字相當驚人。

其餘改良包括更輕更薄但抗扭性能提升的Deltabox車架及尾擔。由於馬力飆升,頭掣動改用6活塞卡鉗及Brembo直泵,但頭碟卻由320mm減至310mm,尾避震則有高/低速下壓獨立調校,還有原裝車已備有防鎖式離合器Slipper Clutch,大大減輕高速退檔時產生的Engine Brake。整體來說,車輛的馬力及性能雖然同時提升,可能受環保影響,令排氣管重量及車重同樣遞升。



新設計儀錶及更鮮明的底色。


新車使用6遮放射式卡鉗。


今代R1改用每缸4汽門,而非歷代的5汽門。

Yamaha YZF-R1(1998-2012)2009 Yamaha YZF-R1
當年售價HK$113,800
無錯,又是取自Yamaha MotoGP M1廠車的技術,據廠方術語講,09 R1的招牌貨是協助羅絲取得
08年MotoGP總冠軍的Crossplane十字曲軸,對於跑車迷來說,聽起來已讓人振奮。

傳統直4引擎上一代的R1雖然由直列4汽缸的20氣門引擎改為傳統16氣門引擎,即使馬力及壓縮比增加,但科技上沒有突破,依然是曲軸每轉180°,其中一個汽缸便會點火產生動力,這是所謂相等間隔點火,還有1、4的曲軸鎖與2、3曲軸鎖均以一對上下分佈,這種傳統佈置的缺點是點火後產生的爆震、活塞上下移動及曲軸轉動時產生較劇烈的慣性扭力無法互相抵消,因此影響車輛出彎穩定性及減低輪胎抓著力。 


車輛試駕:周浩雲


一般曲軸


十字曲軸-●連桿以90度分佈在曲軸上,從則看形成十字型,因此稱為十字曲軸,配合不相等的點火時間,讓減速時的Engine Brake大減。

十字曲軸引擎-直4引擎好處是可靠性極高及生產成本較低,因此多年來成為日本車廠主力引擎,但科技上並沒有太大突破,無可否認,Crossplane是近年日本車廠最大發明,並且成功將直4科技推至另一層次。

她的曲軸設計有別於傳統曲軸,4條曲軸鎖各自以90°佈置在曲軸上,從則面看構成十字型,因此廠方稱為十字曲軸,而這種設計成功將部件轉動時產生的慣性扭力吸走,配合不相等的點火時間( 270° 180° 90° 180°)產生的獨特且輕微的爆震頻率,不但有助輪胎的抓著力,扭動油門的反應像開電車般順滑,於高轉速收車時沒有強勁的Engine Brake。為了配合新引擎,由原本每汽缸只有4組電子燃油噴咀增至8組,而新設於風鼓上的噴咀於中高轉時投入運作,為引擎提供更多燃油,新車馬力高達182匹,可是廠方並沒有公佈乾重的數字,只提供206kg濕重數據,真有點奇怪。



為了配合潮流及實際需要,令更多新手可以感受R1的威力,車廠為電腦編寫三個不同馬力輸出模式,分別是A(Racing)、STD(Standard
原裝)及減少30%馬力輸出的B-Moda,前者無需多講,後兩者油門反應較慢,適合濕地或新手駕駛。

新車頭避震同樣採用在賽道使用的科技,左右前叉負責不同工作,右邊芯叉負責Rebound(回彈),左邊負責Compression(下壓),分工後更為仔細及方便調校。至於其餘改良,萬變不離其中,新車架、新尾 擔、更大容量的入風口等等....


2009 R1共有三個馬力模式供選用。




左前叉頂調校Compression(下壓),右負責Rebound(回彈)。


升高腳踏,而全功能調校的尾避震,壓縮更有高/低速供子細調校。


這代是首次使用電子釘把,也就是說電腦根據轉數及行車狀況改變軑把轉向反應。


RAM-AIR入風口改致車頭大燈兩則。


2011年車廠推出Rossi R1特別版。


車架顏色相當特別


現任Yamaha Motogp廠隊車手史畢斯(Ben Spies),在2009年駕駛十字曲軸的R1奪得WSBK冠軍,這是自WSBK在1988年舉辦以來,是Yamaha首次奪得該項賽事的錦標,WSBK的戰車不能夠跟街車相提並論


Yamaha YZF-R1(1998-2012)2012 Yamaha YZF-R1
車輛價錢:HK$156,800
2012的R1,包括車頭、尾排氣管及偷輕的上眼鏡等,跟上一代只有輕微改變,驟眼需要一點時間才能分辦新舊車的分別。除此之外,車廠並沒有刻意減磅,縮減車身體積。但隨著電子科技普及,車廠也意識到其重要性,因此今代R1的重點,就是加入了多段式調校的Traction Control循跡系統,結合3種馬力輸出,大大提升駕駛時的安全性,而有關2012 YZF-R1的試車及介紹,可登入這裡收看。(2012/10 Yamaha YZF-R1張煒安測試)


車輛試駕:張煒安


2012 R1的重點有多段式循跡系統的選擇。


車身上有紀念Yamaha進軍格蘭披治50週年的標記。




身為YAMAHA Motogp廠隊車手的史畢斯,當然成為新車的代言人。

 

yamaha yzf-r1
相關內容:2012 Yamaha YZF-R1-黃世釗戰車

Yamaha YZF-R1 規格表
 呎吋 SIZE 1998 2000 2002 2004
 全長  2,035mm  2,035mm  2,035mm  2,065mm
 全闊  695mm  695mm  705mm  720mm
 全高  1,095mm  1,095mm  1,105mm  1,105mm
 軸距  1,395mm
 座位高度  815mm  815mm  820mm  835mm
 最低離地距
-
 淨重  177kg  175kg  174kg  172kg
 油箱容量 18L  18L  17L  18L
 引擎 ENGINE
 引擎模式     水冷四衝程並列4汽缸DOHC 20活門
 排氣量 998c.c.
 最大馬力  150ps/10,000rpm  150ps/10,000rpm  152ps/10,500rpm 172ps/12,500rpm
 最大扭力  11.0kg-m / 8,500rpm  11.0kg-m / 8,500rpm  10.7kg-m / 8,500rpm 10.6kg-m / 10,500rpm
 壓縮比  11.8 : 1  11.8 : 1  11.8 : 1  12.4 : 1
 缸徑x衝程  74 x 58mm  74 x 58mm  74 x 58mm  77 x 53.6mm
 供油系統  BDSR型4x40mm直徑化油器  BDSR型4x40mm直徑  4x40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4x45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點火  電腦數碼式子  電腦數碼式子  電腦數碼式子  TCI數碼電子
 前傾角     24°
 拖曳距  92mm  92mm  92mm  97mm
 起動 電撻
 驅動模式 鍊條
 離合器 /
波箱
    濕式多片6前速
 車架 CHASSIS
 車架型式 Deltabox II鋁合金雙翼樑懸吊式 Deltabox II鋁合金雙翼樑懸吊式 Deltabox III鋁合金雙翼樑懸吊式 鋁合金Deltabox V雙翼樑懸吊式
 前懸掛
系統
41mm倒立前叉(135mm行程) 41mm倒立前叉(135mm行程)  43mm倒立前叉(120mm行程) 43mm倒立前叉(120mm行程)
 後懸掛
系統
單筒油壓彈簧設氮氣預調 單筒油壓彈簧設氮氣預調 單筒油壓彈簧設氮氣預調 單筒式油壓彈簧設氮氣輔助
 前制動
系統
一對298mm浮動式鑽孔碟配對向
4活塞卡鉗
一對298mm浮動式鑽孔碟配對向
4活塞卡鉗
一對298mm浮動式鑽孔碟配對向
4活塞卡鉗
一對320mm浮動式鑽孔碟配對向
4活塞卡鉗
 後制動
系統
245mm鑽孔碟配
2活塞卡鉗
245mm鑽孔碟配
2活塞卡鉗
220mm鑽孔碟配
2活塞卡鉗
220mm鑽孔碟配
單活塞卡鉗
 前輪胎 120/70-17
 後輪胎 190/50-17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文章,請按讚

 

加入我們的專頁,便可以得到最新的摩托車消息了。

 

 

 

 

 

 

 完-按這裡返回主頁



 

會員感想分享

總計 0 個記錄,共 1 頁。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末頁
E-mail: 用戶名: 匿名用戶
感想內容:
評論等級:
驗 證 碼: 验证码